窗外,春意融融。屋內,氣氛熱烈。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沙坡頭區東臺學校的多媒體美術課堂上,學生們不時傳來陣陣驚嘆聲。一朵“云”、一根網線、一塊屏幕,讓鄉村的孩子第一次看到了千里之外熱帶雨林的直播投影。
直播背后,是國家(中衛)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機柜里閃爍的信號,網絡在此聯通,數據也在此交匯。在中衛,“云”的出現,促使各個領域打破了壁壘,智慧政務、智慧環保、智慧農業等已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。
近年來,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進度加快,全社會數據總量爆發式增長,數據存儲、計算、傳輸、應用的需求大幅提升。隨著“東數西算”工程正式全面啟動,全國算力一張網,寧夏也正在數字經濟的發展賽道上創造著新優勢。
換道超車
驅車行駛在中衛市沙坡頭區的西云大道上,一座座銀白色的數據運行廠房鱗次櫛比,綿延數公里。恰好一片云在西部云基地上空,同行的記者打趣道:“你看,中衛云?!?/p>
對于中衛市這樣兩面被騰格里沙漠包圍的西部城市來說,發展可謂一直是個難題。2013年,中衛與北京中關村牽手,采用“前店后廠”模式,規劃建設了西部云基地,通過發展云計算產業,“點沙成金”,走出一條經濟轉型的創新之路。
這里年平均氣溫8.8攝氏度,適宜發展全自然風冷。同時,這里清潔能源占比90%以上,水和天然氣價格相對低廉,是光纖網絡的最佳選擇地。
“中衛給‘云’造個好‘家’,企業愿意落地這里?!敝行l市云計算和大數據發展局負責人李彬說。在西部云基地園區內,數座高壓電塔和110千伏變電站在平地矗立而起;而在園區內看不見的地下,信息通道已被接連鋪設。
走進國家(中衛)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,一排排機柜站列整齊,密密麻麻的排線收束在一起,向外延伸,通向幾千公里之外的節點城市。
“要想富,先修路。同樣的道理,大數據產業想發展,首先就要修一條信息高速公路?!敝袊撏ㄖ行l分公司總經理陳志鵬介紹,西部云基地園區剛開建時,中衛與北京、西安、太原等直連的4×100G信息通道就被接連鋪設?!皹屑~節點之間互通,能夠讓數據流通速度更快,延遲更低。簡單來說,這意味著在中衛網上秒殺購物、搶紅包會更加容易?!?/p>
“另起爐灶,換道超車?!敝行l市委書記張利道出這座年輕城市發展的“密鑰”,“除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外,我們更強調的是包括建設成本、網絡成本、維護成本、服務效率等在內的綜合成本優勢。除此之外,還要依靠市場機制,就是政府搭建平臺,提供最優良的營商環境和服務保障。只有這樣才具有持續性?!?/p>
目前,西部云基地已成為亞馬遜AWS、奇虎、美團等200余家高技術企業的創新腹地。建成包括美利云在內的6個大型數據中心,服務器裝機能力達到60萬臺。
政府搭臺
全國頭部公司入駐中衛,也深刻影響著當地企業的發展方向。
2014年,西部云基地開建之際,中衛本土企業美利紙業轉型云計算領域,成立中冶美利云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。公司副總經理陳金興坦言:“現在服務器已經全部租用出去,云產業的營收已經占到集團總體營收的80%?!?/p>
走進美利云的廠房,一排排服務器機柜擺得滿滿當當,機器風扇的轟鳴中,運營總監李輝提高了音量,“經過幾年的摸索,我們也積累起經驗,從單純地賣機柜,逐步升級到提供運維技術、服務制度?!?/p>
2019年9月,中衛市出臺《關于加快建設“云天中衛”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》,著力培育新產業和新業態。借此“東風”,更多加入轉型大潮的本土企業積累起技術,走上了追求高附加值的發展之路,逐漸培養出一批本土人才隊伍。
見到美利云中衛數據中心運維負責人潘玉亮時,他正穿過一排排支架,仔細檢查,確保每一臺機器都在正常運行。
“從來沒想到我會干這一行?!边@個皮膚黝黑的小伙子早些年在石油領域工作,負責電子儀表的調試。初入大數據行業時,潘玉亮有些手足無措,“云計算對水、電、網、熱的要求非常嚴苛,需要精細調試每一個設備參數?!?/p>
沒有業務帶頭人,公司就從一線城市高薪請來工程師,潘玉亮跟在后面慢慢摸索,經過幾年學習,他已經成為公司的技術帶頭人?!皠傞_始基本上全是外地專家,現在,我們中衛本地的工作人員也成長起來,逐漸拉起一支本土化的運營團隊?!?/p>
“中衛云數據中心的建設,需要大量維護、運營、處理分析等多方面人才,這也客觀上為寧夏引入、培養高端人才等提供崗位機遇?!敝袊撏ㄖ行l云數據中心總經理殷曉輝介紹,中國聯通中衛云數據中心現有員工近50人,其中中衛本地人超過90%。
西部云基地經過7年的發展,不僅使中衛市走上了高質量發展與綠色發展之路,還延伸了大數據產業鏈、豐富了產業生態。截至目前,中衛市信息產業每年以20%以上的速度增長,信息傳輸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20.8%,對GDP增長貢獻率達33%,帶動解決就業3500人以上。
未來已來
“云”能做什么,在中衛的大街小巷、各個角落,越來越多的普通人也能給出自己的答案。
“有了‘云’,清掃更加精準了?!痹谥行l的街頭,保潔員正在清掃著路面,打開手機APP,自己的行動軌跡和負責片區在地圖上清晰可見。如今,通過搭建“環衛云”大數據平臺,中衛市環保隊將746萬平方米的城區保潔面積細化為238個責任片區,精準劃片后,保潔員的清掃范圍更明確。
“有了‘云’,就有了更多想象空間?!敝行l市沙坡頭區東臺學校教室里,美術老師正在用直播圖像教學生們畫云朵。屏幕上,熱帶雨林在千里之外,卻又近在咫尺。
“未來還能用‘云’做什么?”老師問?!跋胍磉呌幸粋€老師給我輔導作業”“想要把書存在腦袋里”……40多個孩子坐在教室,用自己的畫筆“傾訴”出心中的“云”。
智慧政務、智慧環保、智慧農業、智慧消防、智慧教育……未來已來,越來越多的民生工程正在接入中衛的網絡云系統,也正在惠及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。
前不久,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通知,同意在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甘肅、寧夏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,我國“東數西算”項目拉開序幕。中衛成為8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城市之一。推動算力建設,不僅將有效激發寧夏數據要素創新活力,更可以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進程,催生新技術、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模式,支撐寧夏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“最美的風景就在眼前。中衛將大力發展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,搶抓‘東數西算’機遇,高水平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寧夏樞紐,爭做西部數字經濟領跑者?!敝行l市委書記張利表示。(記者 秦瑞杰)